尚书雅集第17期“中国哲学中的人际关系”成功举办
5月31日晚上,尚书雅集第17期“中国哲学中的人际关系”在图书馆六层国学馆举办。图书阅读推广项目部的老师和各院系的二十余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开始,老师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人际交往的目的、动机、交往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人际交往的原则,以及传统文化中礼让、忍让、谦让的人际交往理念。随后,老师讲解了中国哲学中的人际关系理论——《孟子》中的“五伦”,并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五伦关系进行阐释。此外,还针对同学们面对最多的朋友关系和原生家庭问题,做了详细讲解。最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诵读了《孟子》中的选段,通过诵读经典,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古圣先贤“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人际交往理念和精神。 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与老师互动自己的思考,讨论五伦关系理论在现代社会中如何灵活应用,以及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管理学院梁涛同学表示,在人人逐利的社会上,人际关系必然复杂。社会生活中的人们之间,如果能够约束物质的贪欲,人际关系就会单纯得多,世界也会美好得多。所以,人与人交往更多关注的应该是彼此生命和灵魂的需要。一个人有正确的人生观,本身就是对人际关系甚至社会的改善做贡献。你也许做不了更多,但这是你至少可以做的。你也许能做得更多,但这是你至少必须做的。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学会爱仁和爱人,敬仁和敬人。温柔礼待,有朋自远方来。 此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图书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在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们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使传统文化从典籍里走出来,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之中。 文字:马佳 图片:郝御君 |